美国劳动法观察——文摘(第2期)
我们介绍的一些热点话题会在之前的文摘中提及,欢迎查阅历史信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推荐的文章链接在国内访问时需要技术处理。)
本期推荐:
1. Paid Leave’s Champions This Week: Obama, Hilton Hotels, and Saudi Arabia- New Republic
Sep.11, 2015
Paid Leave’sChampions This Week 是《新共和》的系列文章。文章收集和报道了美国带薪假期立法与实践近期的发展,向读者展示关于带薪假期及育儿福利的新动态。
如题所述,本周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奥巴马总统于劳工节签署的新行政命令,这项命令将要求联邦承包商们向其雇员提供每年多至7天的带薪病假(每工作30小时享受1小时带薪病假,可用于照顾他人或者疗愈因侵犯造成的伤害——作者注)。除此之外,本周的文章还关注了别的内容,其中包括希尔顿酒店集团的新制度,该制度扩展了其带薪产假、护理假的覆盖范围,让低收入员工也能享受这一福利。
2. Are Uber Drivers Employees? – The New Yorker
Jul.6 2015
Uber 的司机到底是不是Uber的雇员?这一问题随着对Uber集体诉讼的批准变得越来越热。《纽约客》六月的文章讨论了这一问题的涉及的几个关键。
首先,雇员的认定、或者区分雇员和承揽人历来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联邦政府机构确立了不同的标准,州政府之间也存在这种差别。即便是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作为共识的“控制”属性,到底如何定义,也仍未解决。在目前的状况下,认定Uber司机属于雇员,一方面可能改善那些全天候驾驶司机的收入和劳动条件,但也意味着Uber将为了转嫁成本提高收费以及减少司机的雇佣。司机们或许也将不能享受到共享经济吸引他们的其中一个优势——工作安排的自由。
总的来说,参与Uber, Lyft 这类的共享经济体工作的人很难简单的用“雇员或承揽人”这种传统的两分法去界定。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正在修改法律扩展工作者的形态,处理这类新问题。
归根到底,文章认为问题还是出在过时的社会保障制度上。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日制雇佣高度绑定,但如今劳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只为一类工作者提供充足保障的模式应该被改变。工作形态在变,安全网也应随之改变。
3. Can Millennials Save Unions? - The Atlantic
Sep.7, 2015
如今,全美的工会参与率已经跌至历史地点(2014年劳工部数据显示总体工会参与率约为11.1%,百年最低——作者注),随着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年轻人逐渐成为劳动力大军的主力,他们会改变这一局面吗?
文章通过芝加哥一家咖啡店一名年轻女员工最终失败的团结尝试以及GawkerMedia (第一家成立工会的新媒体公司)员工成功组建工会的例子讲述了千禧世代年轻人争取劳工团结的特点和困境。
总的来说,千禧世代对工会和劳动运动持正面态度,但这种态度距离实际参与到其中有很大的间隙。一方面,传统工会体制化的特点让一些年轻人感到担心,另一方面,传统的、来自雇主的阻碍则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文章最后引用的观点认为,尽管一些组织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和社交平台这种对千禧世代更友善的方式减轻他们团结的困难,但就劳工运动的历史来看,除非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共鸣和响应,工会参与率逐年降低的趋势是否会扭转还很难说。
4. Liberals and Wages ——Paul Krugman (NYT OP-ED COLUMNIST)
Jul.17, 2015
保罗·克鲁格曼在这篇《纽约时报》专栏文章里指出,DavidCard 和Alan Krueger 关于提高最低工资对就业机会影响的案例研究改变了大部分经济学家(包括他自己)对最低工资效用的认识。大量数据表明,没有证据证明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机会。这种现象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存在本质区别,提高工资带来的正面效用大幅度的抵消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克鲁格曼认为这种效用值得广泛关注,包括通过公共政策影响企业更多的选择“贵、高效、稳定”而不是“便宜、流动、低效”的策略。希拉里·克林顿第一个关于经济政策的演讲说的正是通过联邦政策带动工资提高,属于有益思路,保守派也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