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笔者在此改动了题目,删去了注释,但基本保留原文。
美国劳动关系委员会(NationalLabor Relation Board,简称NLRB)在美国劳动关系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第一,处理工会选举,主要是为私营企业的工人在工厂里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提供法律框架,或者是通过一个否定代表资格的选举来解散工会,第二,员工、工会代表和雇主如果相信他们根据《美国劳动关系法》所获得的权利被侵犯,可以向他们最近的NLRB提出不当劳动行为的指控。第三,促进和解(settlement)。如果一个指控被确定是有价值的(havemerit),NLRB会鼓励双方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通过和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诉讼。第四,决定案件结果。NLRB会对案件进行裁决。第五,实施制度。大部分的双方(雇主和雇员)都会自愿性地服从NLRB的裁决。如果企业不服从,NLRB会到美国上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文不谈劳动关系委员会的法律问题,而主要谈他的政治化现象。政治化现象是指,NLRB成立的初衷是解决劳动争议,本该由专家组成,然后专家根据专业意见判断。但是后来成员的认命和美国党派政治产生联系,委员的任命带有党派色带,而委员断案亦受其政治观点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委员会的政治化现象的过程,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特别是,当我们掌握了委员会的政治化特征后,就更能了解奥巴马当政时期的委员会判案风格。
一、NRLB的人员组成
总的来说,NRLB因为要执行很多职能,所以他的人员构成也是分种类。一类是裁决职能,委员会一共由五名成员组成,由美国总统认命并经过参议院同意,任期五年。根据1947年的Taft-Hartley法案,国会还建立了法律总顾问的岗位,他有以下的权力:调查不当劳动行为的指控,在这些指控的基础上是否决定发起一个控诉,决定起诉。另外,在上诉法院强制执行或者复核NLRB的决定时,总法律顾问负责NRLB在法庭的进程。
二、前里根时代的技术化
从NLRB组建到至今,主要的转折点发生在里根总统的任期,里根不再根据专业技术认命委员,而是认命了非常反对工会的人员来当委员,以此影响NLRB的裁决。因此本文将NLRB的里根分为前里根时代和后里根时代。
(一)刚组建时期
事实上,当NLRB在1935年刚刚组建的时候,国会就希望他是一个严格的无党派的产物。参议院瓦格纳,也就是法律的提案人,他的原始的提案就是一个超越党派的结构:“两个委员是雇主代表,两个是雇员的代表,还有三个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而当法案最后被通过的时候,工作人员只有三个公正的政府代表。即使是1947年国会决定将委员会扩大至5人,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扩大的委员会会是一个党派政治的委员会。
从早期来看,被认命的委员都是没有任何党派背景。虽然当时也有很多劳工关系专家和工会的工作人员,但是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杜鲁门,都是依照法律的精神,从政府的服务部门里来寻找委员。
(二)艾森豪威尔时期
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个将委员会偏离无党派结构的总统。艾森豪威尔他本人是二战后的第一个共和党总统。而他最早的认命的两个委员都是有在企业管理层工作的背景。首先,他认命Guy Farmer, 一个偏向管理层的律师来当委员,其次,他认命Albert Beeson,两家公司的劳动关系主任来当委员。从接下来的时期来看,从1953年到1980年,大概有一半共和党任命的委员会委员来自管理部门。而民主党总统肯尼迪,卡特等则继续从政府服务部门和学术界寻找可靠的人选。
当时艾森豪威尔的认命还是引起了很多争议。反对的人认为,对管理部门有偏好的委员与国会当初的设计相冲突,毕竟委员会是一个准司法组织,理应由没有偏好的人组成。但是支持者认为,这些管理层出身的委员对劳工关系的处理非常熟悉非常擅长,这种技能能提高委员会在裁决案件上的表现。另外,支持者认为,要找出一个完全没有偏好的委员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人们起码都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偏好。
三、后里根时代
(一) 里根时期
如果说艾森豪威尔只是任命有管理层背景的委员,那么到了里根时代,程度又加了一层。
里根任命的委员都是反对工会的使徒(apostle),或者说是反工会的十字军东征(anti-union crusade)。用Flynn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谚语里狐狸待在鸡窝里。具体来说,委员会做出的决定急剧改变之前委员会所做出的先例。对于不当劳动行为的判决,1975-1976年的尼克松-福特时代的委员会和1979-80年卡特时代的委员会各支持84%的针对雇主的投诉。相反,到了里根时代只有52%的投诉得到支持。
而工会组织也马上觉察到这个趋势。美国劳联产联(AFL-CIO)主席LaneKirkland表示,考虑到委员会委员的任命已经将委员会变成了一个反工会的工具,工会一方将来也会寻求认命支持工会的委员。
(二) 克林顿时期
果然,到了克林顿时代,委员会又有了些变化。在他执政的八年里,一共任命了三名经验丰富的偏向工会的律师作为委员。不过克林顿时代的委员会另一个特征是认命管理层出身的律师进入委员会,这也是第一次有民主党总统这么任命委员。
(三)奥巴马时期
这个情况到了奥巴马任期是愈演愈烈。委员会由5人组成,遇到案子时需要从里面挑出3人组成小组进行裁决,所以委员会起码要有3个人在工作。但是到了2011年年初,因为各种原因,委员会只剩下2个人。因此这个时候,奥巴马就利用参议院的间歇期任命了3个委员。(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可以在国会间歇期任命一些岗位,这些岗位的任期是到下一次国会开会前)。
但是这个任命遇到了法律的麻烦。2013年1月,第三巡回法院认为奥巴马此举违反宪法。原来,虽然奥巴马任命新委员的时候,国会理论上处于休会期,但是国会每隔一段时间也经常处理一些事情,所以事实上就构不成休会期,奥巴马就行使不了休会期的权力去任命委员。这其实是共和党的一种策略来防止奥巴马利用国会间歇期来任命官员。
但是,等到美国最高法院接手这个案子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共和党之所以阻扰奥巴马任命委员,是因为奥巴马所任命的三个委员里,两个是倾向民主党,一个是倾向共和党,但是当奥巴马的任命被法院判决违宪后,2013年6月,奥巴马决定撤回之前两个民主党背景的委员,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温和的委员。作为交换,共和党承诺尽快通过这个任命。2013年7月,参议院通过了三个委员的任选,委员会终于会恢复到5人。但是委员会的格局是3人倾向民主党,2人倾向共和党,民主党稍微占点优势。很有意思的是,已经有人预测在奥巴马上台后委员会会转变风向标,共和党时代的一些裁决会被推翻,并列出了好几条可能被推翻的裁决。
四、综述
(一)定量研究的支持
以上是NLRB的历史轨迹,可以说是一种描述性的介绍。而一些定量研究也支持NLRB的政治化的结论。以下仅举一组经典研究。
比较早的一个研究,1982年Cooke 和Gautschi随即抽取了1954年—1977年的不当劳动行为的案例,他们发现被民主党总统任命的民主党委员比共和党认命的民主党或者共和党委员更加可能支持工会,而被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共和党委员比民主党认命的民主党或者共和党委员更加可能不支持工会。因此可以认为总统的认命过程对于不当劳动行为的判决有一个显著性影响。
而到了1995年,Cooke等人又从1957年—1986年抽取了不当劳动行为的案例。不过这次他们区分了重要和复杂案例与相对不重要和相对不复杂案例。研究发现,委员的个人偏好(偏向工会或者管理层)以及对所任命总统的责任对于他们所做出的决定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局限于重要和复杂案例,这些重要和复杂案例大概有20%。剩下的80%的案例,也就是相对不重要和相对不复杂的案例,他们的判决基本还是依照法律和先例。
(二)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委员会逐渐成为了党派政治的必争之地呢?笔者认为,这和美国政治的现状有关。美国国会一直处于党派政治的状态,如果两党没有形成共识,很难通过新的劳动法律或者对旧的劳动法律进行修改。那么,政党想改变劳动关系,一个办法就是去控制劳动关系委员会。就像里根时代的共和党控制了劳动关系委员会,那么他的裁决就会倾向于企业。反之亦然。
(三)影响
委员会的政治化以后,还是给委员会的声誉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这种非中立的委员会委员任命严重违背了法律建立NLRB的宗旨。当初法律的设计者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其次,政治化后,委员会做出的判决也不被工会和管理层所尊重和信任,他们担心有朝一日判决又会发生改变,因此这类判决实质上是阻碍了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因此,人们还是希望NLRB能恢复他中立性的一面。正如奥巴马上台后,当委员会委员被重新任命后,人们也希望委员会不再是奥巴马的队伍。(NLRBis not Part of Obama’s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