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共享经济的巨头Uber一直官司缠身,Uber司机一直要求得到劳动者的法律地位,但是Uber只承认他们是独立合同工(independent contractor),双方只能对簿公堂。昨天,Uber公司宣布和司机一方达成和解协议。
但是在谈和解协议前,我们先梳理Uber那些官司。第一批官司就是以加州的集体诉讼为代表,主要发生在联邦法院。第二批官司则主要发生在劳动关系委员会(National Labor Relation Board,简称NLRB),主要与雇员的工会权利和罢工权利有关,比如去年八月,密苏里州一个Uber司机就向NLRB控告,他因为和其他Uber司机在社交网络讨论雇佣条件并计划在周末举行罢工而被Uber解雇。本次和解只涉及第一类官司,而且和解协议只覆盖加州和马萨诸塞州。
下面具体来看和解协议都有哪些内容。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对于Uber来说,这个和解协议回避了法院判决的风险,毕竟六月份法院就要开庭审理,万一输了呢……现在,Uber司机依然维持独立合同工的法律地位,不是雇员,不能享受法律赋予的雇员权利,这些权利不仅包括最低工资、工伤待遇和反歧视,还包括各项工会权利。
如Uber司机的代理律师Liss-Riordan所言,这个和解协议也为Uber司机提供了大量的利益,无论是金钱利益还是非金钱利益,这些利益都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且也能证明这一和解妥协是正当的。
Uber将支付1亿美金给加州和马萨诸塞州的38万多名Uber司机。其中,8400万美元直接支付给司机,这些钱主要根据Uber司机的驾驶里程数按比例分配。虽然这个数额除以38万司机,很多人可能只能得到一个很小的数额,但是代理律师Liss-Riordan估计,有些人拿到的补偿将超过8000美元。此外,如果Uber最终成功上市(IPO)或者被收购,并且在之后的一年内,市值达到现在市值的1.5倍,那么员工一方还能拿到额外的1600万美元(现在Uber的市值大约是625亿美元,如果员工要拿到,市值必须要达到937亿美元)。
在员工管理上,Uber上也承诺进行改进。首先是打分系统,在乘客到达目的地后,通常会对Uber司机的服务进行打分,Uber也利用这套打分系统对司机进行评估,现在Uber会提供更多关于打分系统的信息,包括评估系统如何计算分数。如果司机因为评分较低使得叫车软件被停用,Uber也在探索成立一个新的上诉程序。其次是拒载率。如果司机频繁地拒绝乘客的叫车请求,按照之前的政策,这名司机的叫车软件会被卸载,而如今只是临时性地被卸载。此外,解雇的程序也将更加透明。如果解雇司机,公司将解释解雇理由,并且在大多数的时候,司机会在被解雇前收到警告信。比如司机收到较多的顾客投诉后,该司机会先收到一份警告信。Uber还承诺公布详细的文件来解释司机可能被停用叫车软件的所有原因。Uber的CEOTravis Kalanick解释说:“我们没有政策来解释何时和为何停止司机使用打车软件,或者没有一个程序来对这一结果进行上诉。按照我们现在的规模,这样并不是足够好,我们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另外,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Uber承诺成立一个司机协会(association),每个季度与公司官员见面讨论关于司机的重要议题。加州打车软件司机协会(California App-Based Driver Association)的主席DeWolf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进步,但是他同时也表示怀疑,因为这些年,每当他们的协会并要求与Uber见面讨论司机的议题时,总是被告知Uber只想会见协会里的司机,而不是任何代表他们的组织,因此过去的做法并不有效。
协议的内容大抵如此。按照员工方律师Liss-Ridrdan的说法,Uber所面临的官司还远未结束,这个和解协议仅仅覆盖加州和马萨诸塞州的诉讼,对其他州的诉讼没有约束力。也不排除将来有其他的诉讼,毕竟现在还没有任何法院裁定Uber司机是否是公司的雇员。此外,这个协议还需要法官的同意。之前,另一家打车软件公司Lyft也遭遇类似的官司,员工也起诉要求雇员地位,Lyft也寻求和解,但是和解协议被法官裁定无效,理由是这个和解协议“欺骗”(shortchange)员工。员工方最开始提出的赔偿额高达6400万美元,而法官估计赔偿额最高可达1亿2600万美元,但是按照和解协议,Lyft只需要支付1225万美元。有意思的是,Uber案和Lyft案,代表员工的律师是同一个律师。而Uber最终的结果将拭目以待。
也是昨天,天普大学法学院教授Brishen Rogers来蔽校法学院做了一场讲座,话题也是关于Uber这种商业模式对雇员的影响。这里简单介绍他的一篇论文The Social Cost of Uber。看题目也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谈Uber这种商业模式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不再赘述,这里介绍他提到的六个问题,主要是后面四个,也希望能加深我们对Uber这种商业模式的思考。
第一、出租车公司将面临Uber的不公平竞争,出租车司机必须遵守很多国家规定,但是Uber却没有这方面的禁锢。
第二,Uber在叫车市场上正在走向垄断通知地位。
第三,安全问题。一些小案件包括司机在开车时因为操作叫车软件分神而造成交通事故,而大的案件包括Uber司机的刑事案件,现在也正在讨论招募Uber司机时是否需要查询刑事犯罪记录。(密歇根就曾发生Uber司机7小时内枪杀8人的恶性刑事事件,笔者注)。
第四,隐私问题。很多人都抱怨他们在打车时都不愿公开自己的名字和信用卡信息。
第五,歧视问题。在评分时,乘客很可能给少数族群的司机打低分,而反过来,司机如果知道正在叫车的人是少数族裔,也更可能会拒绝叫车请求。此外,司机也更愿意前往更富裕的白人社区。
第六,劳工保护问题,也就是我们一直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