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白领开始成为美国工会会员主力?

最近,在传媒界传来好几个工会成功组建的消息。比如本周,Slate(一家网络杂志)的员工投票成立工会,而上周,《洛杉矶时报》员工投票成立工会。事实上,我站很早就开始关注传媒界特别是新传媒组建工会的趋势(文摘(第3期)| Gawker 成立工会始末等以及文摘(第10期)| 《赫芬顿邮报》员工开始成立工会等)。相反,在传统制造业却相继传来工会投票失败的消息,比如最近的福耀玻璃。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最新报告也指出,在去年,专业类和技术类岗位比如设计、娱乐、传媒等,工会会员增加了9万人。

这可能和我们以前的认识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白领阶层并不青睐工会,白领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一般比较高,不需要工会帮助他们和公司进行谈判,并且白领受过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工会黑暗的一面,对工会也缺少好感。那么,为何现在以传媒界为代表的白领开始组建工会[1]?《大西洋月刊》的最新文章主要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分析这一趋势。

从主观方面看,千禧一代(1984-2000出生)的态度转变是一个关键。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如今45%的千禧一代认为工会对国家有利,这部分也因为千禧一代比过去的一代更加具有进步主义的理念。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尽管媒体界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困难,但是很多员工对工作质量比较失望,因此有动力组建工会与公司进行集体谈判。

从客观方面上看,经济因素是首要因素。在美国,受过高水平教育的白领阶层更容易找到工作,而蓝领阶层相对来说找工作更难。因此,对于白领来说,即使组建工会,心理也有安全感,如果雇主敌视工会、解除工会积极分子甚至关闭工厂,白领可以很快找到新的工作。比如,两个传媒机构DNAinfo和Gothamist的员工投票决定成立工会后,雇主迅速宣布解散机构,而因此失业的员工也都陆续找到了其他工作。其次,白领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技能,他们的工作岗位很难代替,雇主多少有些忌惮,因此白领对于积极加入工会也更加自信。而蓝领阶层,本身找工作不容易,也更依赖这份工作,即使心理很希望组建工会代表他们进行集体谈判来提高他们的工资或者改善工作条件,却非常担心雇主随之而来的报复(无论是解雇还是关厂),不愿意承担风险而选择拒绝工会。

还有一些方面对白领有利。比如很多蓝领的工作都是体力劳动,上班非常辛苦,下班后不愿意再参与工会的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白领阶层不需要在车间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可以在闲暇时间投入工会工作。此外,白领更了解信息技术,相互之间沟通起来也更方便。地域方面也是一个因素,大的媒体一般集中在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氛围比较自由派,而雇主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敌视工会,这也为白领组建工会创造条件。

 

Alana Semuels, Organized Labor’s Growing Class Divide,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8/01/union-organizing-media-white-collar/551453/?utm_source=twb


[1]其他白领的例子包括大学的兼职教师(adjunct professor)组建工会

柯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