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法上的“禁止报复性解雇”规则

雇佣自由原则是调整美国不定期雇佣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对美国经济运行活力、效率与竞争力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但它又是建立在劳资地位不平等基础上的。随着资本积累的加剧,其内含的对劳方利益牺牲、对资方利益偏袒的弊端愈加明显。顺应效率与公平相协调、契约正义以及积极权利理念的兴起,联邦和州制定法上的举报人保护规则以及判例法上的公共政策例外规则逐渐确立,形成对雇主任意解雇权的限制。我国可借鉴美国立法、司法经验,构建起完善的禁止报复性解雇法律法规体系。司法实践中确立用人单位不仅负有“解雇正当理由”的证明责任,还要承担“解雇决定不存在报复性动机”的说服责任。这既有利于规范雇主的内部行为,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又有利于平衡雇员、雇主和社会的三方利益关系。 Continue Reading

Simon Deakin: 三代法经济学家眼中的解雇保护

第一代学者认为,对于解雇自由的立法干预并非是不必要的,但是却也是有害的。第二代学者认为,解雇保护将提高雇主的工作稳定性承诺的可信度,因此对于签订合同是有效率的。第三代学者认为,解雇保护制度的产生是有特殊背景的,他们的影响在不同的公司制度、产业制度或者国家制度中也并不一致。 Continue Reading